紅安現(xiàn)有古文化遺址38處,革命歷史遺址遺跡100多處,其中以紅安烈士陵園等為代表的紅色旅游景點倍受世人關注。
位于紅安縣城關鎮(zhèn)陵園大道1號的紅安烈士陵園,由牌坊、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qū)革命烈士紀念館、烈士祠、烈士骨灰堂、烈士墓和園林等部分組成,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
紅安烈士陵園始建于1956年,1989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1997年被中宣部確定為第一批“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步入陵園大門,高大牌坊建筑掩映于綠瓦紅檐間,莊嚴肅穆。陵園內兩側,灰壁綠窗的平頂小房錯落有致。自林蔭大道前行百余米,高大雄偉的烈士紀念碑巍然矗立。紀念碑高25.7米,坐北向南,碑身四面鑲嵌漢白玉,碑座正面五星碑徽熠熠生輝,臺座正中嵌漢白玉雕成的光環(huán),左右分別嵌有當年黃麻起義和蘇區(qū)軍民堅持英勇武裝斗爭、保衛(wèi)蘇維埃政權場景的浮雕。碑前左右各有雕塑一座,左塑武裝農民身背大刀,高舉銅鑼,象征黃麻起義;右塑紅軍戰(zhàn)士高擎鋼槍,奮勇向前,象征著老區(qū)軍民同仇敵愾堅持武裝斗爭。
由烈士紀念碑北行約百米,即為烈士祠。此祠建于1959年春,1984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及磚石結構。烈士祠為仿古建筑,具有宮殿風格,綠色琉璃瓦鋪蓋。屋檐四周有斗拱,勾12處飛檐,立28根朱紅圓柱。蒼松翠柏,環(huán)繞其間,象征著革命烈士精神如松柏長青,流芳百世。祠內為烈士靈堂,祠后為烈士骨灰堂,烈士祠東西兩側為紅安縣革命博物館、董必武紀念館及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qū)革命烈士紀念館。陵園內有韓先楚、秦基偉、鄭位三、沈澤民、蔡升熙等杰出革命家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墓葬,是人們接受紅色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