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名】 白俄羅斯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Belarus,Республика Беларусь)。
【面 積】 207600平方公里。
【人 口】 989.86萬人(2003年1月)。共有100多個民族,其中白俄羅斯族占81.2%,俄羅斯族占11.4%,波蘭族占3.9%,烏克蘭族占2.4%,猶太人占0.3%,其他民族占0.8%。官方語言為白俄羅斯語和俄羅斯語。主要信奉東正教,西北部一些地區(qū)信奉天主教及東正教與天主教的合并教派。
【首 都】 明斯克(Minsk, Минск),人口171.3萬(2002年1月)。年平均氣溫7.8℃。
【國家元首】 總統(tǒng)亞歷山大•格里戈里耶維奇•盧卡申科(Александр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Лукашенко),1994年7月當選,任期5年,1996年全民公決延期至2001年,2001年9月和2006年3月兩次連任。
【簡 況】 位于東歐平原西部的內(nèi)陸國。東鄰俄羅斯,北、西北與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交界,西與波蘭毗鄰,南與烏克蘭接壤。屬溫和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6℃,7月平均氣溫18℃。
白俄羅斯人是東斯拉夫族的一支。9至11世紀其大部分領土屬于基輔羅斯。12世紀建立了一些封建公國。14世紀起,幾次被立陶宛大公國和俄羅斯吞并。十月革命后,1919年1月1日成立了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加入蘇聯(lián)。1990年7月27日白最高蘇維埃通過主權宣言,1991年8月25日宣布獨立。
【政 黨】 白沒有執(zhí)政黨。政黨在社會政治生活中影響有限。截止2005年1月,共有17個合法政黨,2259個合法社會團體(其中國際性團體235個)。17個政黨中較大的有:
(1)白俄羅斯共產(chǎn)黨(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Белоруссии):1996年11月2日由白俄羅斯共產(chǎn)黨人黨內(nèi)支持總統(tǒng)的成員建立,現(xiàn)有成員5000多人。該黨宣布其為蘇共時期的白俄羅斯共產(chǎn)黨的繼承者,基本綱領是通過合法途徑恢復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公正的無階級社會,在前蘇聯(lián)各國人民自愿的基礎上重建統(tǒng)一國家。該黨在議會下院中占6席。黨中央第一書記瓦列里•尼古拉耶維奇•扎哈爾琴科(Валерии Николаевич Захарченко)。
(2)白俄羅斯共產(chǎn)黨人黨(Партия Коммунистов Белорусская):1991年12月7日成立,現(xiàn)有成員10000多人。其基本綱領是堅持社會主義和蘇維埃制度,按自愿原則建立前蘇聯(lián)國家新的聯(lián)盟。1996年起,該黨曾與右派勢力結成反盧卡申科總統(tǒng)聯(lián)盟,成為現(xiàn)政權的反對派。黨中央第一書記謝爾蓋•伊萬諾維奇•卡利亞金(Сергей Иванович Калякин)。
(3)白俄羅斯人民陣線黨(Партия Белорусского Народного Фронта):1988年成立。1999年10月,白俄羅斯人民陣線黨因內(nèi)部權力斗爭發(fā)生分裂。原主席波茲尼亞克率部分成員另建新黨---白俄羅斯人民陣線基督保守黨。白俄羅斯人民陣線改名為白俄羅斯人民陣線黨,現(xiàn)有成員1300多人。該黨是白主要的右翼政黨之一,自稱是現(xiàn)政權“不妥協(xié)的反對派”。主席溫楚克/瓦連京•格里戈里耶維奇•維亞喬爾卡(Винцук /Валентин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Вячорка)。
(4)聯(lián)合公民黨(Объединенная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партия):1995年10月1日成立,現(xiàn)有成員約3000多人。白主要的右翼政黨之一。主席阿納托利•弗拉基米羅維奇•列別季科(Анатоли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Лебедько)。
(5)自由民主黨(Либерально-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1994年2月5日成立,現(xiàn)有注冊黨員22373人。主席謝爾蓋•瓦西里耶維奇•蓋杜克維奇(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Гайдукевич)。
此外,還有白俄羅斯社會民主黨(人民大會)[Белорусская социал-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Народная Грамада)],主席尼古拉•維克托羅維奇•斯塔特克維奇(Николай Викторович Статкевич);白俄羅斯“希望”婦女黨(Белорусская партия женщин “Надзея”),主席瓦蓮京娜•亞歷山德羅夫娜•馬圖謝維奇(Валентин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ана Матусевич);白俄羅斯社會民主大會黨[Партия “Белорусская социал-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Громада”],主席斯坦尼斯拉夫•斯坦尼斯拉沃維奇•舒什克維奇(Стинислав Станиславович Шушкевич);農(nóng)業(yè)黨(Аграрная партия),主席米哈伊爾•維克托羅維奇•希曼斯基(Михаил Викторович Шиманский);共和國勞動正義黨(Республиканская партия труда и справедливости),主席維克托•阿列克謝耶維奇•索科洛夫( Виктор Алексеевич Соколов);白俄羅斯愛國黨(Белорусская патрио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主席尼古拉•德米特里耶維奇•烏拉霍維奇(Николай Дмитриевич Улахович);白俄羅斯綠色生態(tài)黨(Белорусская эколог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зелёных“БЭЗ”),主席尼古拉•康斯坦丁諾維奇•卡爾特什(Николай Константиннович Картыш),米哈伊爾•葉夫謝耶維奇•弗里德良德(Михаил Евсеевич Фридлянд);白俄羅斯社會體育運動黨(Белорусская социально-спортивная партия),主席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亞歷山德羅維奇(Владими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Александравич);白俄羅斯綠黨(Белорусская партия “Зелёные”),主席奧列格•謝苗諾維奇•葛羅米柯(Олег Семёнович Громыко);共和國黨(Республиканская партия),主席弗拉基米爾•雅科夫列維奇•別洛佐爾(Владимир Яковлевич Белозор);白俄羅斯人民陣線基督保守黨(Консервативно-христианская партия БНФ),主席澤農(nóng)•斯坦尼斯拉沃維奇•波茲尼亞克(Зенон Станиславович Позняк);人民團結社會民主黨(人民團結黨)(социал-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народного согласия “Партия народного согласия”),主席謝爾蓋•弗拉基米羅維奇•葉爾馬克(Серге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Ермак)。
【軍事】 1991年9月23日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通過決定,根據(jù)“足夠原則”建立本國防御體系和軍隊。1992年1月11日,白宣布接管其境內(nèi)原蘇軍的所有常規(guī)力量。3月20日,白最高蘇維埃通過《武裝力量法》,決定從即日起在接管的原蘇軍部隊基礎上組建本國軍隊。1994年,白最高蘇維埃決定繼承原蘇軍的傳統(tǒng),將每年的2月23日(原蘇聯(lián)建軍節(jié))定為白俄羅斯祖國保衛(wèi)者和武裝力量日(即建軍節(jié))。
1992年12月6日,白通過了獨立后的第一部《軍事學說》。2001年10月,白對《軍事學說》進行修訂并在此基礎上通過了第二部《軍事學說》。根據(jù)新《軍事學說》,白仍奉行防御性軍事戰(zhàn)略,不把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視為潛在敵人。白軍事安全保障的主要目標是防止針對白俄羅斯的軍事威脅,將其控制在局部范圍內(nèi)并最終予以消除?!缎萝娛聦W說》規(guī)定,白不參加其它國家間的軍事沖突,僅在自身遭到侵略或武裝入侵并在所有遏制侵略的手段均告無效時,才使用軍事力量;保障國家軍事安全的任務將由武裝力量協(xié)同列入國家軍事組織的其它軍隊和軍事單位共同完成。在強調通過政治、軍事手段維護本國軍事安全的同時,白決定在俄白聯(lián)盟國家框架內(nèi)組建地區(qū)集體安全體系,旨在完成共同的防御任務。同時致力于取得無核地位,主張穩(wěn)定地裁減常規(guī)軍備并進行雙邊、多邊裁軍對話,以多邊或雙邊國際條約和協(xié)議為基礎同其它國家合作。白軍事政策的基本方向在總統(tǒng)領導下制定,由國民會議下院批準,由安全會議和部長會議負責實施。根據(jù)白憲法,總統(tǒng)是武裝力量總司令并領導安全會議。安全會議統(tǒng)一協(xié)調和領導國防部、內(nèi)務部、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國家邊防軍委員會等強力部門。安全會議主席由總統(tǒng)擔任。現(xiàn)任安全會議國務秘書為根納季• 尼古拉耶維奇• 涅維格拉斯中將(2005年),國防部長為列昂尼德• 謝苗諾維奇• 馬爾采夫上將,總參謀長為謝爾蓋• 彼得羅維奇• 古魯廖夫中將。
白俄羅斯武裝力量于2001年底開始進行大規(guī)模精減整編,目前由陸軍、空防軍兩個軍種組成,現(xiàn)有兵力8. 3萬人,計劃到2005年裁減到6.5萬人。陸軍、空防軍分別設立軍種司令部,直屬國防部和總參謀部領導;陸軍下設兩個戰(zhàn)役指揮部;邊防軍、內(nèi)務部隊分屬國家邊防委員會和內(nèi)務部管轄。白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和合同兵役制相結合的兵役制度,未受過高等教育的義務兵服役期為18個月,受過高等教育的義務兵服役期為12個月。 2005年國防預算為6138.7億白盧布,約合2.8億美元,約占年度預算支出的3.2%。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