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名】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 (The Syrian Arab Republic )。
【面積】185180平方公里(包括仍被以色列占領的戈蘭高地約1200平方公里)。
【人口】1839.2萬(2005年)。其中阿拉伯人占80%以上,還有庫爾德人、亞美尼亞人、土庫曼人等。阿拉伯語為國語,通用英語和法語。居民中85%信奉伊斯蘭教,14%信奉基督教。其中,伊斯蘭教遜尼派占80%(約占全國人口的68%),什葉派占20%,在什葉派中阿拉維派占75%(約占全國人口的11.5%)。
【首都】大馬士革(Damascus),人口 370萬(2005年統(tǒng)計)。
【國家元首】總統(tǒng)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2000年7月就任。
【簡況】位于亞洲大陸西部,地中海東岸。北靠土耳其,東南鄰伊拉克,南連約旦,西南與黎巴嫩、巴勒斯坦地區(qū)接壤,西與塞浦路斯隔海相望。海岸線長183公里。沿海和北部地區(qū)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南部地區(qū)屬熱帶沙漠氣候。沙漠地區(qū)冬季雨量較少,夏季干燥炎熱。最低氣溫0°C以下,最高氣溫達40°C左右。年平均降水量沿海地區(qū)1000毫米以上,南部地區(qū)僅100毫米。
公元前3000年時有原始城邦國家存在。公元前8世紀起,先后被亞述、馬其頓、羅馬、阿拉伯、歐洲十字軍、埃及馬姆魯克王朝和奧斯曼帝國等統(tǒng)治。1920年4月,淪為法國委任統(tǒng)治地。1940年6月,法向德投降,敘被納粹德國控制。1941年9月27日,“自由法蘭西軍”總司令賈德魯將軍以盟國名義宣布敘獨立。1943年8月,敘成立自己的政府,舒克里·庫阿特利當選敘利亞共和國首任總統(tǒng)。1946年4月17日,英、法被迫撤軍,敘獲得完全獨立。1958年2月1日,敘利亞和埃及宣布合并,成立阿拉伯聯(lián)合共和國。1961年9月28日,敘宣布脫離“阿聯(lián)”,成立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1963年3月8日,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組成新政府。1970年11月13日,國防部長兼空軍司令阿薩德發(fā)動“糾正運動”,改組了黨和政府,阿自任總理。1971年3月,阿薩德當選總統(tǒng),任至2000年6月10日去世。阿次子巴沙爾·阿薩德于同年7月10日繼任總統(tǒng)。
【政黨】(1)阿拉伯復興社會黨(The Baath Arab Socialist Party):簡稱復興黨。成立于1947年 4月,是一個泛阿拉伯的民族主義政黨。黨綱確定,該黨是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政黨,其任務是復興阿拉伯民族,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阿拉伯社會主義祖國。對外主張反帝、反殖、反以色列猶太復國主義,遵循不結(jié)盟政策。對內(nèi)實行國有化和土地改革等政策和措施。自1963年以來一直為敘執(zhí)政黨??倳洶蜕碃枴ぐ⑺_德。
(2)全國進步陣線( National Progressive Front):1972年 3月成立,是復興黨為團結(jié)其它政黨而組成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巴沙爾總統(tǒng)兼任陣線中央領導機構(gòu)主席。參加該陣線的黨派還有:
敘利亞阿拉伯社會主義聯(lián)盟(Syrian Arab Socialist Union):1964年成立,原是埃及“阿拉伯社會主義聯(lián)盟”在敘的一個分支,主張同埃及統(tǒng)一??倳浰_夫旺·古德西(Safwan KUDSI)。
社會主義統(tǒng)一分子運動(Unionist Socialist):是阿社盟中分裂出來的一個組織??倳浄ㄒ疗潯ひ了姑窢枺‵ayiz ISMAIL)。
阿拉伯社會黨(Arab Socialist Party):又稱阿拉伯社會主義者運動。成立于1950年,1953年與復興黨合并,1961年又從復興黨中分裂出來。總書記阿卜杜拉·加尼·卡努特(Abdel Ghani KANNONT)。
敘利亞共產(chǎn)黨 (Communist Party- Syria):1924年11月成立。前身是敘利亞和黎巴嫩共產(chǎn)黨,1958年 1月分別成立黎共和敘共。1954年以后,參加敘國內(nèi)反帝民族力量組成的民族民主陣線。目前,敘有兩個共產(chǎn)黨組織,即:敘利亞共產(chǎn)黨(費薩爾派)和敘利亞共產(chǎn)黨(巴格達什派),上述兩派均屬參政黨,在政府中各有一部長席位?,F(xiàn)任敘共(費派)總書記尤素夫·費薩爾(Yousef FEISARR),敘共(巴派)總書記瓦薩勒 ·法勒哈·巴格達什(Wesal FARHA BAGDASH)。
民主社會主義統(tǒng)一分子黨(Democratic Socialist Unionist Party ):1974年10月10日成立。是由社會主義統(tǒng)一分子黨分裂出來的人士組成的一個納賽爾主義政黨。以納賽爾和阿薩德的思想為理論基礎,對內(nèi)主張實行政治和經(jīng)濟多元化,發(fā)揮全國進步陣線的作用,努力縮小和消滅社會各階層的差別,對外反帝、反殖、反霸,主張加強同社會主義國家的關(guān)系,從而實現(xiàn)國際力量的均衡。1989年2月加入全國進步陣線??倳洶~德·埃斯阿德(Ahmad AL-ASAAD)。
該陣線各黨派都參加內(nèi)閣。
(3)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1928年在埃及成立,屬泛阿拉伯宗教組織,主張抵制西方文化對伊斯蘭國家的影響,恢復原教旨主義的信仰,后利用宗教進行政治活動,50年代在埃及被取締后中心轉(zhuǎn)到敘。主要領導人阿德南·薩阿德?。ˋdnan SAADEDDIN)。
此外還有阿拉伯解放黨、人民黨、國家社會黨、阿拉伯共產(chǎn)主義組織勞動聯(lián)盟等。
【軍事】1946年建軍。70年代發(fā)展較快,成為中東一支較強的武裝力量。武裝部隊總司令部為最高統(tǒng)帥機關(guān)。巴沙爾總統(tǒng)任總司令??倕⒅\長阿里·阿斯蘭中將。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30個月。
總兵力 40.8萬人,武器裝備主要來自前蘇聯(lián)。陸軍30萬人,編為3個軍部,轄5個裝甲師、 4個機械化師、 3個獨立機械旅;海軍8000人。空軍與防空軍10萬人,編為2個空軍師,7個戰(zhàn)斗機旅,4個直升機旅,2個訓練旅和1個運輸旅。另有準軍事部隊40余萬人。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相關(guān)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