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東
徐海東(1900-1970)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將。1900年6月17日生于湖北省黃陂縣徐家窯(今屬大悟縣),當過11年窯工。
1925年4月參加中國共產(chǎn)黨。
1926年夏,國民革命軍第4軍第12師34團任代理排長,參加北伐戰(zhàn)爭,在汀泗橋戰(zhàn)役中帶全排沖垮敵四個炮兵連,獲嘉獎和晉升。
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任黃陂縣區(qū)農(nóng)民自衛(wèi)軍隊長,中共黃陂縣委軍事部部長兼區(qū)委書記、縣赤衛(wèi)軍大隊長,獨立營營長兼黨代表,黃陂縣補充第6師師長,鄂東警衛(wèi)2團團長,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4軍38團、35團、36團團長,紅四方面軍獨立第4師、第27師師長,紅27軍第79師師長,紅25軍第74師師長,紅25軍副軍長,軍長,紅二十八軍軍長,中共鄂豫陜省委委員、代書記。1935年9月,25軍到陜北永平鎮(zhèn),與第26、第27軍合編為第15軍團,徐海東任軍團長,率部參加了直羅鎮(zhèn)、東征、西征和山城堡等戰(zhàn)役。1936年12月,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并曾擔任紅軍南路軍總指揮。
抗日戰(zhàn)爭初期,任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旅長,率部參加了平型關戰(zhàn)斗和晉東南反“九路圍攻”,指揮了町店等戰(zhàn)斗。1939年9月,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指揮兼第4支隊司令員,指揮了周家崗戰(zhàn)斗。他在革命戰(zhàn)爭中先后九次負傷,積勞成疾,1940年患重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當選為中共第八、第九屆中央委員。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和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1970年3月25日在河南省鄭州市逝世。
紅軍時期,徐海東(左)同羅炳輝(中)、陳伯鈞在一起。
任紅15軍團軍團長的徐海東
1935年,徐海東同志率紅二十五軍到達陜南時留影
1937年8月,時任八路軍第115師344旅旅長的徐海東
徐海東在延安會見美國記者海倫-弗斯特-斯諾
斯諾先生給徐海東同志拍攝的照片
徐海東同夫人周東屏及東兒在一起
1958年5月,徐海東(前)在軍委擴大會議上。
1962年2月,徐海東同參加座談會的原紅25軍干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