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B-1B“槍騎兵”戰(zhàn)略轟炸機 [資料圖片]
美國B-1B“槍騎兵”戰(zhàn)略轟炸機 [資料圖片]
據(jù)美國媒體10月31日報道,去年八月間,美國空軍一架B-1“槍騎兵”轟炸機正在阿富汗上空執(zhí)行作戰(zhàn)任務時,突然一具引擎停車,并迅即起火燒毀。后來這架B-1轟炸機成功迫降,并在數(shù)月后由特別機組人員駕駛,順利飛抵英國進行維修?,F(xiàn)在這架B-1轟炸機已經(jīng)重新返回美國空軍服役。
環(huán)球戰(zhàn)略網(wǎng)報道說,在一具引擎被燒毀之后,B-1轟炸機的機組成員立即向地面報告,請求提供支援。在地面各部門密切協(xié)調(diào)幫助之下,B-1在阿富汗坎大哈機場就近緊急迫降,并取得成功。這架B-1原先臨時部署在印度洋迭戈加西亞空軍基地,主要為美軍和聯(lián)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zhàn)事?lián)摽罩兄г蝿铡?/P>
在B-1成功迫降之后,美國空軍松了一口氣,但又不得不立即面對另一個難題,那就是如何讓這架價值2.8億美元的變后掠翼超音速遠程戰(zhàn)略轟炸機重返藍天,重新進入美國空軍服役。美國空軍最初考慮向坎大哈空軍基地派遣專業(yè)維修保養(yǎng)人員,就地為這架B-1更換新引擎,并進行其它初步維修作業(yè),然后再飛往美國本土接受全面檢修保養(yǎng)。
然而,一方面,由于坎大哈機場缺少進行維修和更換引擎所需的相關專用設備及設施,要在當?shù)剡M行維修作業(yè)工程浩大,需要從美國本土或者全球其它美軍基地向坎大哈機場調(diào)運所需全部裝備;另一方面,美國擔心在當?shù)剡M行維修工作會造成軍事機密外泄,潛在敵人一旦獲悉相關消息進行破壞則會造成更大損失。因此,美國空軍方面最終排除了這一方案。
美國空軍思量再三,最終決定采取另一更加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那就是移除被燒壞的一具引擎,然后僅僅依靠三具引擎飛往附近一個具備引擎更換能力的基地。美軍具備B-1轟炸機引擎更換能力,且距離坎大哈機場最近的基地位于英國。美國空軍隨后立即為此次任務展開準備,僅僅進行前期規(guī)劃和部署就花費了一個多月時間。
在全部方案正式擬定之后,美國空軍首先派遣一個專業(yè)技術人員小組飛往坎大哈機場,移除被燒壞的引擎,并由一架運輸機將這具重達兩噸的引擎運送回美國本土進行維修。與此同時,美國空軍還在美國本土改造了一架B-1飛行模擬器,以便模仿在三具引擎狀態(tài)下如何操縱飛行。特別機組人員使用模擬器,一遍又一遍地加緊演練如何駕駛僅有三具引擎的B-1由阿富汗飛往英國。
最后,直至10月份,特別機組人員在操作熟練之后終于由美國本土飛抵坎大哈機場。在全體機組成員齊心協(xié)力共同努力之下,成功駕駛這架僅有三具引擎的B-1飛抵英國,全程共接受加油機兩次空中加油支援。然后,專業(yè)技術人員為B-1安裝了一具新的F101型引擎。在更換過引擎之后,這架B-1又飛回美國本土接受全面維修保養(yǎng),目前已經(jīng)重新返回美國空軍部隊服役。(中國新聞網(wǎng))
美國B-1B“槍騎兵”戰(zhàn)略轟炸機 [資料圖片]
美國B-1B“槍騎兵”戰(zhàn)略轟炸機 [資料圖片]
小資料:美國B-1“槍騎兵”戰(zhàn)略轟炸機
B-1“槍騎兵”超音速戰(zhàn)略轟炸機美國洛克韋爾國際公司1974年研制的變后掠翼超音速無程多用途戰(zhàn)略轟炸機,主要用于執(zhí)行戰(zhàn)略突防轟炸、常規(guī)轟炸、海上巡邏等任務,也可作為巡航導彈載機使用。
1962年美國空軍提出“先進有人駕駛戰(zhàn)略飛機計劃”,要求研制一種低空高速突防轟炸機作為B-52的后繼機。1969年11月開始招標,1970年6月選定羅克韋爾公司研制原型機,編號為B-1,1974年12月23原型機首飛,改進型B-1B于1982年11月研制,首架生產(chǎn)型于1984年10月8日試飛。由于美國一直就巡航導彈和戰(zhàn)略轟炸機哪一個更有效的問題爭論不休,致使該機的研制周期長達20多年。
該機為變后掠正常式布局,采用翼身融合體技術,將機翼和機身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設計,既減少了阻力又增加了升力,四臺發(fā)動機兩兩并列裝在機翼下的發(fā)動機短艙內(nèi),座艙乘員為4人。B-1B采用低空飛行控制系統(tǒng)(LARC),機身兩側(cè)裝活動前翼,略帶后掠角,無副翼,橫向操縱完全靠機翼上的擾流片和全動平尾的差動來實現(xiàn),與B-1A相比該機加強了結構,更換了攻擊電子系統(tǒng)的主要元件,重新設計了防御電子系統(tǒng),改進了軟件,并進行了隱身處理,使其雷達反射截面積為B-1A的1/10,B-52的1/100。
該機主要有兩種型別,B-1A原型機(只生產(chǎn)了4架)和B-1B具有多任務能力的改進型。1986年首架B-1B開始服役,同年10月形成初始作戰(zhàn)能力,至1988年初美國空軍訂購的100架B-1B已全部交付完畢,但到1992年6月只有84架在服役,隨著美國軍費的削減,服役飛機的數(shù)量還可能進一步減少。
動力裝置:
四臺通用電氣公司的F101-GE-102加力式渦扇發(fā)動機,單臺靜推力75.6千牛,加力推力133.4千牛。
主要機載設備:
采用相控陣天線的AN/APQ-164多模態(tài)攻擊雷達系統(tǒng)(具有低空地形跟蹤和精確導航能力)、IBM公司的電子控制單元、AN/ALQ-161無線電頻率偵察/電子對抗系統(tǒng)、尾部告警系統(tǒng)、AN/ASQ-184防御管理系統(tǒng)及一個高級對抗系統(tǒng)、辛格公司的高精度慣性導航系統(tǒng)以及其它的電子設備等。
武器:
機身內(nèi)共有3個武器艙,可以攜帶的武器有:8枚AGM-86B巡航導彈、AGM-69短距攻擊導彈、12顆B-28或24顆B-61/B-83核炸彈,常規(guī)武器有84顆227千克的Mk82或24顆908千克Mk84炸彈。機身下的8個外持架可以攜帶14枚AGM-86B或AGM-69導彈,8顆B-28,14顆B-43/B-61/B-83核炸彈,14顆Mk-84或44顆Mk-82常規(guī)炸彈,也可攜帶副油箱。
尺寸數(shù)據(jù):
機長 44.81米
機長 10.36米
翼展(全展開) 41.67米,(全后掠) 23.84米
機翼面積 181.20平方米
機翼后掠角 15度~59.5度
重量及載荷:
空重 8709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216365千克
載彈量(內(nèi)部)34019千克,(外部)26762千克
最大燃油量 88450千克
主要武器:
3個武器倉可載24枚中程空對空導彈,或常規(guī)炸彈及核彈,2個外掛點可掛8枚近程攻擊導彈或誘惑導彈。擔負核攻擊任務時,機內(nèi)3個彈艙可掛AGM-86B巡航導彈8枚,AGM-69近程攻擊導彈24枚,B-28或B-43核彈12枚或B-61、B-83核彈24枚。擔負非核攻擊任務時可掛500磅MK82常規(guī)炸彈84枚或2000磅MK84常規(guī)炸彈24枚。機身下的8個外掛彈艙,可同時攜帶14枚巡航導彈或近程攻擊導彈,8枚B-28 、B-43、B-61、B-83核彈,或14枚MK84常規(guī)炸彈或44枚MK82常規(guī)炸彈。
性能數(shù)據(jù):
最大平飛速度 M1.25,
突防速度(高度61米)965千米/小時
巡航速度 0.7M
航程 12000千米
起飛滑跑距離 2530米
美國B-1B“槍騎兵”戰(zhàn)略轟炸機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