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三個月的工作計劃大綱①
(一九三○年六月)②
這大綱是根據(jù)目前黨的任務爭取湖北首先勝利,故一切工作先是依據(jù)在總的任務而定。
(一)城市工作
鄂西沙市、宜昌在全國范圍說是次要的工業(yè)重要區(qū)域,故它的工作是全國的重中[點]之一?,F(xiàn)在鄂西黨經過兩次的破獲,但政治影響都能普遍×不這種情形,同時受赤區(qū)的政治影響,而一般貧民及工農都傾向于革命,所以在地方暴動的路線之下占領城市,如荊沙及宜昌附近的紅區(qū),都有可能占據(jù)的城。
1.應建立沙市市委工作。打包廠、碼頭、車夫的工作應從速建立起來。
2.在城市擴大擁護紅軍的及建立鄂西工農兵政府的宣傳。
3.建立職工委員會指導職工工作。
4.發(fā)動斗爭不僅是經濟上而且要領導并擴大政治斗爭。
5.“八一”前建立至少五百人糾察隊組織。
6.仙桃鎮(zhèn)、藕池、新堤、沙洋、岳口加緊工作。
(二)擴大紅軍
在總的路線之下擴大紅軍,在鄂西有二萬人。發(fā)展的策略:
1.在斗爭中去發(fā)展,并奪取敵人的武裝。
2.深入土地革命。
3.擴大蘇維埃區(qū)域。
4.發(fā)展游擊戰(zhàn)爭。
實現(xiàn)這些策略:
第一、奪取公安。
a. 奪取公安建立赤色政權。
b.公安的群眾有很多斗爭的經驗,而且對于共產黨有深刻的認識,公安的同志有三百多,都能勇敢的發(fā)動斗爭。
c. 二、六軍的聯(lián)系也必須要占領公安。公安占后馬上就可以影響松安[滋],但此地是反動的模范縣。
d.雇農最多,發(fā)展農村無產的組織。
第二、進攻荊沙。
建立鄂西的政權,應加強荊沙工人的工作,并給以實際的利益,荊沙工人起來領導擴大紅區(qū),失業(yè)工作編入紅軍。
第三、上游游擊隊應編入紅軍,這些紅軍應以宜昌為中心來發(fā)展,第六軍應在工作上在物質[上]幫助他們,以達到占領宜昌。
第四、轉變二軍的一切流氓無產階級意識。
第五、成立二軍、十軍、六軍總指揮機關。
第六、三軍會合后即進攻武漢。不要××的與全鄂配合進攻武漢,以達到爭取湖北的首先勝利。
(三)建立蘇維埃
a. 蘇維埃政權應該是進攻式的,發(fā)動并指導非赤色區(qū)的斗爭。
b.鄂西蘇維埃應建立在縣城。
c. 加強蘇維埃無產階級的成分,凡建立蘇維埃應加強鄂西蘇維埃成分:
農民三千人選舉一個代表;
兵士三百人選舉一個代表;
工人三十人選舉一個代表。
d.鄂西蘇維埃必要奪取武漢來保證鄂西蘇維埃的勝利。
(四)黨的組織
a. 在“五一”前要發(fā)[展]一萬黨員,限定是雇農、工人及手工業(yè)者、貧農為對象。拒絕富農入黨。
b.加緊訓練教育工作:召集京山、荊門、天門、鐘祥、潛江五縣聯(lián)度會議來訓練,時間延長,解答一切問題。
c. 特委開辦高級訓練班,揀選縣委、區(qū)委而有工作經驗者,加以理論上的教育,以半日授課,以半日自己看書并加強訓練班工作,而且不要間斷。
d.加緊各縣的訓練班工作不要間斷。
e. 蘇維埃應開辦訓練班。 關于黨內的斗爭問題:特委會討論過,但縣委討論很少,以后應討論,并應將反右傾與反取消派意識聯(lián)系起[來]。加強無產階級意識,應取斗爭的方法來肅清知識分子、小資[產]階級等認識。
特委本身的組織問題,現(xiàn)在負責同志是九人,工作很努力的,不過因為地域廣闊不夠分配,又不易聚會,因此應加強特委本身力量,加增二人,一人擔任宣傳或組織——常委;一人擔任職工運——常委。增加秘書一人,由九人中的一人擔任。
建立中心縣委,以荊門的沙洋為中心縣委,特委派人去參加,并加強荊縣委工作。
(五)組織兵變
1.擴大敵人兵士中宣傳。用信封內放置傳單,或紙煙合內置傳單,投到敵人方面去,釋放俘虜。
2.加緊團的任務。
3.組織兵變對象。公兵凡③。
4.組織兵委。要 CY 與 CP 合組。 以下有幾個問題要提出討論的:
1.自首過的同志是否可以恢復黨籍?有的在工作上表現(xiàn)得×
2.派人的問題。
3.鄂西流落在上海的同志,應要求派回去工作。
4.關到 CY 的關系究竟怎樣才是正確?
5.交通問題,應迅速[解決]。
注釋
①原文未署名,據(jù)內容分析作者似力周逸群。
②原文無年代,此年代為編者判定。
③原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