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
殘月如刀,夜色似墨。
獨坐黑夜,拉二胡者將自己隔離在一片孤獨之中。 泠泠的弦,瘦瘦的人。
一雙顫顫的手——十指如柴,輕輕撫過那掛滿淚水的胡弦。一生的坎坷凝結(jié)在兩根纖細(xì)柔軟的弦上,如同泉水,從指間汩汩溢淌而出。 兩根冰涼的弦,隨著牽拉的手,開始回環(huán)泉水的脈脈柔情。
一床光潔的月毯,裹著淡淡的清輝,覆過被黑暗籠罩的心扉。 滿腔的愁怨與辛酸,匯成一滴滴眼淚,鉆進(jìn)那跳躍的弦流。在宇宙里悠閑散步的月亮, 一不小心,絆了一腳,滑過弦,涓涓叩響盲者的耳膜。
踽踽獨步,一泓生命的月泉,波瀾在你的腳下,蕩激在聽者的心中。 夕陽西下,尋常巷陌,用流血的心,拉開無邊的夜色,拉響久已忘懷的滄桑。
曾經(jīng)凋零的希望,在月光的不斷摩擦下,又搖曳地燃起來。黑夜是空的,黎明總會刺破這層薄薄的面紗。 三疊九折,一曲終了。歲月無痕,人生如夢。只有月華如水,淹沒了奏者和聽者的雙眼。
阿炳啊,明月裝飾你的弦韻,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可誰來裝飾你枯竭的渴望和思念?
高山流水
一座山,一江水。 席地而坐,兩手隨意一劃,青山擁著撫琴人躲開紅塵,躲開嘩雜,開始吟唱。
記憶還旋轉(zhuǎn)在浮躁之中,潺潺的流水已開始清澈地舔舐耳膜。 寧靜淡泊,儒雅至極。
飄逸的彈者在水中溫柔著靈巧的十指,七根心弦有節(jié)奏地和著綠水歌唱。唱出一種幽嫻神韻,一種恬淡的靈性。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所謂知音,便是兩人的心靈相通,輕輕一點,就會產(chǎn)生美妙的共振。
孤傲灑脫,雙目微閉。奏者將聽者彌漫在小橋流水的原始畫卷里。 怎樣的心緒,就會奏響怎樣的音樂。
雙腳穿行在秀山麗水之間,久久不愿上岸。心靈卻穿過時光隧道,尋訪知音的足跡。 魚需要水,鳥需要巢,人需要知音。
知音猶如鷹之兩翼,折斷一翅,鷹將永遠(yuǎn)不能擊射長空。知音已死。心事賦琴,弦斷有誰聽?
琴碎,音絕。 滿腔熱淚,仰天一噴,鮮血吮吸著殘琴斷弦。千萬顆心在顫抖。
樂為知已者奏。知音已亡,留琴何用? 青山依舊,綠水依舊。
千古名曲還會響起??墒?,誰能詮釋“知音二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