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2020天堂在线亚洲精品,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亚洲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 <sub id="n42kz"><ol id="n42kz"></ol></sub>
    <ol id="n42kz"></ol>

    • 朗誦>朗誦美文素材>情感篇>一世情緣

      一世情緣

      作者: 慕容雅竹閱讀次數(shù):3815

            一  元宵

        江南,杭州.

        元宵佳節(jié)的前一天傍晚,金色的晚霞染紅了半邊天空,已近老年的清照站在院子里,隔壁鄰家傳來陣陣悠揚的笛聲,順帶夾雜著江南水鄉(xiāng)的漁歌唱晚。清照聽著,在笛聲里緩步進屋,看著屋內(nèi)條幾上古瓶里插著的幾枝梅花,而地上火盆里的碳火燒得正旺。它們讓她想起三十幾年前的新婚之夜,也是通紅的碳火,也是綻放的梅花。如今,景相似,伊人早不在。

        忽地,鄰家的笛聲停了,隨之又傳來來姑娘們清脆的笑聲,清照來到窗前向那邊望去,只見幾個少女穿戴一新立在殘雪還未消融的院子里,準備去看花燈。這情景,讓她又想起也是三十幾年前的上元節(jié),明誠帶著女扮男裝的她流連在汴京城里。那時的她也和他們一樣高興,跟著明誠進出大相國寺,走長街過小巷,吃從未吃過的小吃……

        清照想得癡了,好半天才醒過神來,心里長嘆一聲,默默地走到書架前取下了明誠的手稿,放在書案上,閉上眼睛,輕輕地撫摸著那經(jīng)自己補充譽寫的《金石錄》,兩行清淚順著刻滿歲月風霜的臉頰滾落。遠處的城里,隱隱傳來鞭炮聲,孩子的笑聲也破空而來……

        夜深了,鞭炮炸響的聲音和孩子的歡笑聲從窗外飄來,反襯著清照的寂寥幽苦,沉思良久,她取出素箋,提筆在紙上寫下了《永遇樂*元宵》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處?染柳濃煙,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jié),融合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知向、簾兒低下,聽人笑語。

        作完詞,清照合衣而臥,又想起了年輕時風度翩翩,玉樹臨風的明誠,想起了他們初遇時的情景,想起了明誠幼年做的那個夢。

        明誠小時候,曾夢一書,一覺醒來,只記得其中三句:“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撥?!彼麑⑦@三句話告訴父親,父親告訴他,他將成為一“詞女之夫”。

        想到這里,清照蒼桑的臉上浮現(xiàn)出幸福的微笑:明誠啊,長大后的你真就娶了我這個詞女,讓我們相親相愛,度過了半生美好時光。

        二  告慰

        秋風瑟瑟雨瀟瀟,落寞處處情悠悠,又是八月了。

        經(jīng)過數(shù)年的辛勞,清照終于將明誠的遺稿校正譽錄完畢,并作了些增補。整部書稿清照都用細宣工楷譽寫。全部竣工的下午,清照在素絹封面上恭恭敬敬地寫下:

        《金石錄》(三十卷) 宋秘閣修撰,知湖州市,東武趙明誠撰

        寫完這一行字,清照長出一口氣,站起來叫丫環(huán)在院子里的菊花畦邊擺上酒菜和文房四寶,自己披了外衣出來,用鎮(zhèn)紙壓著素箋,將酒杯里斟滿酒,端起來,含笑向著明誠最后安息的方向連傾三杯……

        清照敬完丈夫,望著明誠安息的方向,一時間,多少琴瑟相諧、鸞鳳和鳴的往事又紛紛涌上心頭。

        明誠和清照,都是學識淵博,博古通今之人,共同的情趣和愛好使他們婚后的生活幸福而又美滿,明誠每每從太學回家,就攜妻子一起出入于大相國寺內(nèi),尋覓珍稀碑文。每見到心儀之碑文,就滿心歡喜購回,回到家里,兩人又相對而坐,鑒賞品味,其樂融融。

        ??!那是明誠的故鄉(xiāng)青州,被罷官的明誠帶清照隱居在這里,過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遠離了塵世紛擾的他們,更加潛心于金石書畫的搜求和研究。在這里,清照勤儉持家,布衣素食,身無丁點裝飾,室無絲毫豪華,家中的一點積蓄,除了簡單的衣食所需,都用來搜購史書中記載的善本。晚飯后的時光,就在“歸來堂”上點上蠟燭,有時整理書籍,加以題簽;有時相互評論前代的金石彝鼎。

        為了書畫古器,夫妻倆可為傾囊而出。早在明誠出仕時,就對清照說道:“寧愿飯疏衣簡,亦當窮遇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清照深深理解丈夫的追求和理想,甘愿相隨,將他這種愛好,比作杜預的“左傳癖”和王維的“書畫癖”,過慣了錦衣玉食生活的她學會了過精打細算,節(jié)衣縮食的生活,數(shù)年如一日,樂此不疲。清照的理解和支持,使得明誠對清照的愛情更加深厚,請人為妻畫像。畫像中的清照手持幽蘭,端莊典雅,沉靜淡泊,明誠愛如珍寶,為畫像題字:“清麗其詞,端莊其品,歸去來兮,真堪偕慕?!睂ζ拮拥娜似泛驮~品,表達了由衷的敬慕,也許在心里,明誠還為自己能沖破“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而得風華絕代的佳人相伴一生沾沾自喜吧?

        一陣冷冷的秋風吹來,將清照的思緒從回憶中拉回,她返身回屋,伏在案前開始寫《金石錄后序》。在后序里,她最后寫道:

        “蕭繹江陵陷沒,不惜國亡而毀裂書畫;楊廣江都傾覆,不悲身死而復取圖書。豈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歟?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猶斤斤愛惜,不肯留在人間耶?何得之艱而失之易也?嗚呼!余自少陸機作賦之二年,至過蘧瑗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

        深秋的天空,這時變得一碧如洗,一朵白云向著清照飄來,那是明誠吧,他總是最明白清照的心意,夫妻一生情深意長,他怎舍得留下她。今日清照完成他一生的夙愿,為世上留下宏篇巨著《金石錄》,他們要一起慶賀啊。

        三 知音

        又是深秋。

        黃昏的天空灰蒙蒙的,一群大雁從北方飛來,孤零零仍在人世飄泊的清照看見,離雁群很遠的地方,有一只雁兒孤獨地飛著,這情境讓清照心疼不已,不一會,雨絲又穿過天幕來到,將清照又帶入了更加濃重的愁苦和思念之中,她寫下了自己最著名的《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慝,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世人啊,千萬莫說“世間哪得愁如許,為賦新詞說舊愁”,絕世的才女,一代詞人清照已到暮年,沒有兒女沒有親人,獨自守著一個清冷的小院,只有用詞訴說她的國愁和家愁,還有那永生的情愁!

        清照是詞人,明誠也愛好文學,世人皆知,他們是一對出色的“詩詞夫妻”,閨房之樂常常出聯(lián)對對,寫詩賦詞,賭茶說文…… 但明誠心存高遠,建功立業(yè)是明誠的理想,他常常出外任職和游學,留下清照“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便在月滿西樓時獨上蘭舟,望穿秋水,卻不知人在何處,只得將對丈夫的愛戀和思念寫于詞中。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計無處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也是秋風勁吹,桂子飄香的秋天,明誠的好友劉跋邀他同上泰山訪古,清照為明誠餞行時,把繡有這首《一剪梅》的錦帕交到他手上,明誠珍惜地收好,人未走遠,心已歸來。

        一世情緣,他們是心靈相通的知音,而明誠面對聲名比自己更為顯赫的妻子,表現(xiàn)出了一個男人罕有的寬廣胸懷,他的包容、欣賞、愛慕伴隨了清照一生。

        “歸來堂”,夫妻又相對而坐,明誠說:“我就喜歡你那些‘驚起一地鷗鷺’、‘夾衫乍著心情好’的句子,仿佛不經(jīng)意為之,卻是恰到好處??晌铱嗫嗨贾瑓s總是想象不到……”

        清照聽了,感動于明誠的坦蕩和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賞,說道:“我幼年弄筆之時,常聽父親說,‘文不可茍作,誠不著焉,則不能功。且晉人能文者多矣,至劉憐《酒德頌》,陶淵明《歸去來辭》,字字如肝肺出,遂高步晉人之上,其誠著也’?!蓖A艘煌?,又說道:“古人云,文由心生。樂府詩詞并著,講究詞隨意發(fā),情境交融?;蛞骰虺?,均可使人心動情隨。若刻意雕琢,工求詞麗,就味同嚼蠟了?!?br />
        后來,明誠又外出任職,重陽節(jié),清照作《醉花蔭》詞,其中有“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三句,用菊花的消瘦作比,說自己比菊花還瘦,含蓄而熱烈地表達了自己的相思是多么深摯和凄婉。清照把詞寄給明誠。明誠接到后贊嘆不已,又有些不甘下風,遂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天三夜,做了五十闋詞,把清照的詞也放入其中,然后請來老友陸德夫品評,哪知陸德夫把玩再三說道:“只三句絕佳。”明誠問是哪三句,德夫道:“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泵髡\至此對清照更加欽佩愛慕。他的愛情滋養(yǎng)著清照愈加風姿綽約,美麗動人,藝術生命力愈加旺盛。

        四  永恒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苯鹑巳肭郑隙山虾?,明誠在赴任途中身染重病,清照晝夜行程三百里趕到身邊時,他已病入膏肓,不久便帶著對清照的眷戀和不舍溘然長逝。

        明誠的離去給清照以致命的打擊,昨天還是神仙眷侶,今日便天人相隔,清照強忍巨大的悲痛安葬了丈夫后也猝然病倒,她是多么想追隨明誠而去??!沒有了明誠,清照的心也死了。只是當她看到明誠生前視為生命的二萬卷書籍和二千卷金石刻時,她才想到自己還不能走,她要代明誠整理完成他的文章著作,那些金石彝鼎是他們二十九年歡樂日子的源泉。

        “飄零遂與流人伍”的悲慘歲月,清照用了數(shù)年時間整理完成了明誠傾注一生心血的《金石錄》,并上表朝廷,以慰明誠的在天之靈。

        明誠已離開多年了,清照守著明誠的遺稿,守著剩余不多的古玩字畫仍然孤獨地活著。她時常想起失去明誠的悲痛時刻,默默流著淚吟出《孤雁兒》: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沉香續(xù)斷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瀟瀟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斷腸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清照的頭發(fā)早已經(jīng)全白了,心上的傷痕更重了,昔年絕美的容顏被對明誠的思念和國破家亡的悲劇換來的蒼老代替,雁來雁又去,形單影也凄,只有明誠終生的摯愛在心里陪伴著她,而明誠,就在天上俯望故國,心痛著他癡戀一生的妻……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一世情緣,高山流水,歲月的河流里永遠地傳頌著明誠和清照的愛情神話……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