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顧城的一句話“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一直以來,習慣了在靜夜溫柔的擁抱中,聆聽音樂,舞文弄墨,放心飛翔,可以快樂,可以悲傷,可以禪定,可以愜意的感受著屬于自己的那份心情。
尤其在有風的夜晚,喜歡坐在電腦前聆聽塤曲,那聲音嗚嗚如夜風臨窗而入,有一種刻骨的悲涼和滄桑,讓人會驟然間落淚。據說古人就將塤的聲音形容為立秋之音,就是因為時光的流逝,落葉的凋零和谷子的飽滿,都賦予秋天一種淡淡的凄美,宛如塤的聲音一樣低沉蒼涼,卻讓人沉靜思考。暗夜的清風中,低鳴哀婉的旋律,在時空的交錯里,穿越了白天的真實與黑夜的虛幻,漸行漸遠。思緒剝落,一曲塤音未完,人已不知身置何處?
悠遠、蒼涼的塤音,幽幽的從商周吹來,牽引著思緒和靈魂漫無邊際的飛翔,它那跌宕起伏的旋律,講述著歲月曾經的繁華和風情,憔悴了古道上多少遠去的紅顏和策馬揚鞭的將軍。就這樣近了,遠了,濃了,淡了,讓生命在滄桑閱盡后,又回到最初質樸。
望月靜想,泥土是如何有聲的?能在同一輪月光下,在同一個聲音里,醉了古往今來的人。它的憂傷究竟從何而來?……是從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的蒼涼中、還是李清照凄凄慘慘的詩詞里、亦或是黛玉葬花時的的鋤頭下……可似乎這些哀怨都還不能完全表達出塤樂的悲愴和悱惻。也許,塤的聲音里還蘊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吧?所以,即使經歷了千年的時光,也不改塤音悠悠的神秘,抵臨時依然能穿心而過,如泣如訴。
塤聲千年,述說著多少悲歡離合的故事,在歲月的長河里,羽化成煙,只留下深深淺淺的痕跡,留給后人評說。世事的風涼,如絲的煩惱,在幽長的塤音中,變的如水的淡然。任憑時光荏苒,在泥土的聲音里,什么是天荒?什么是地老?什么是??菖c石爛,都不重要了。唯有這絲絲入扣的憂傷,在穿越了千年的滄桑萬年的等待后,依然能慢慢的浸潤著身心,產生一種奇妙的感覺,讓含著淚,斑駁的臉悄然的笑了。
夜已至深,如果有人的心還不肯睡去,就這樣如我般靜坐聽塤去吧,任它漫起,其味自知,卻獨獨不與他人說。。。。
清風吹來,鍵盤下飛舞的心事,似沁骨的暗香流動在指間。有一些快樂,在塤聲中,悄悄蔓延,有一些愁緒,在月光下,散在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