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春天,放飛第一只風箏,春天的故事,就在高遠的天空,慢慢開始。風箏是春日里,最亮麗的風景,而放飛風箏的心情,卻是繁忙都市中一份真切的感受。
春天原是無形的,可是借著樹上的葉、草上的綠、枝上的蕾,我們竟能真切地觸摸到春天了?!?
三月的風把我們引到了屋外,引到了風箏飛滿天的江邊。人在沙灘上飛跑,人們在河邊嬉戲。暖暖的太陽這時也照在我們身上,為我們抹去一冬的困倦。風箏裝扮了湛藍的天空,放飛了我們的心情和希望。
風箏原名紙鳶,風箏一詞最早見于唐代,是高駢鎮(zhèn)守蜀地時,用以寄意而寫《風箏》一詩的標題。但那時風箏一詞并不通用,到清代風箏這個名字才被廣泛的使用起來?!?
相傳最早的風箏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公輸班發(fā)明的。他削竹為鵲、成而飛之,此外還有墨子做木鳶三年而飛的傳說。
又據(jù)《稗史匯編》記載,五代時李鄴別出心裁,在紙鳶上安裝竹哨紙鳶騰空之后, 迎風作響,聲如箏鳴,所以稱為風箏?!?
雖然在我們放飛風箏的時候,并沒有想到它的來歷,但當我們望著那湛藍的天空,抒發(fā)內(nèi)心情緒的同時,是否也會想到古人的希望在這時也通過這細細的線 、微微的風與我們相通?!?br />
都市的生活紛繁而喧囂,鋼筋水泥不斷擠壓我們的心靈,有一些日子是需要放松和暢想的。當陽光撒下大把金色的溫煦,暖暖的風兒牽引我們來到戶外,吐芳的綠枝、含苞的花蕾、金色的河灘。
風起時一只只風箏翩翩上升,使天空多了內(nèi)容。那一只鷹,放飛了雄心壯志;那一條龍,讓你沉入翻江倒海的豪邁;那一只蜻蜓讓你尋回童年的歡樂;那兩只蝴蝶,讓人在裊裊哨聲中回想起一種,尋尋覓覓的花間愛情?!?
還有一些日子是需要仰面欣賞的,在我們的心靈之中,那各式的風箏并不會形成抽象有深度的話語,而是一些甜蜜想象的復制,于不經(jīng)意中發(fā)掘和展現(xiàn)歷史與風情,令人輕松、令人愉悅、令人曠達,并在內(nèi)心揣測:哪一片天空最藍,哪一縷風聲最暖,哪一只風箏距離我們最近。
這些風箏,這些自由輕松的日子,這些永不休止的音符,也許是一種抒情的方式,也許是一個的季節(jié)的飛翔。它們給人很多的信念、活力和鼓勵。雖然我們的風箏,也曾有過瞬間的跌落,但這小小的挫折,并沒有讓我們的希望墜落,相反,它卻激起了掙扎的勇氣和重返藍天的力量,讓生命有了更為充沛的風聲。
我們浴著燦爛的陽光,我們牽著拉線飛跑,我們呼吸新鮮的空氣,我們從放飛的時光中,感到了春天的含義,同時也覺出了四季的情趣?!?
讓我們輕輕牽握,在這春回的大地 ,在這蔚藍的晴空,在這共同喜好的紙和竹的身架與色彩之中,歡歡暢暢地放飛我們的心靈!
又是風起時,讓我們記住放風箏的心情,讓我們等待明年放飛的季節(jié)!